第(2/3)页 难道,这不是刘协那小子,被郭独射说服了,彻底认清了现实,想要用一个名分来换取安稳吗? 这,也说得通! 董卓烦躁地挥了挥手:“此事,容咱家再想想。” 他走出了书房,没有回后院,而是径直去了府邸后方的一处僻静小院。 这里,住着他的老母亲,池阳君。 老太太已经九十多岁,头发全白,牙齿也掉光了,但一双眼睛,却依旧精光四射,充满了贪婪和权欲。 董卓将事情原委一说,老太太浑浊的眼睛,瞬间亮了。 她激动地抓住董卓的手,干枯的手指像是铁爪:“儿啊!这是天大的好事啊!” “尚父!皇帝都要叫你爹了!” “咱家……咱家就是太皇太父了!” “什么陷阱!什么毒药!” 老太太啐了一口,“我看那郭独射,是个忠臣!” “是个能看清形势的聪明人!” “他知道这天下,早晚是你董家的!” “这是在劝那刘家小子,提前给你让位呢!” “去!必须去!” “要风风光光地去!让全长安的人都看看,我儿子,是何等的威风!” 母亲的话,像是一剂强心针,打进了董卓的心里。 他那被李儒浇灭的欲望之火,再次熊熊燃烧起来。 是啊,我怕什么? 长安城外,十万西凉铁骑,皆听我号令! 皇宫内外,遍布我的亲信! 我还有奉先! 想到吕布,董卓心中一定。 前几日郭独射的离间之言,让他对吕布起了疑心。 但这几日,吕布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恭顺,每日请安,寸步不离,让他那点疑心,又渐渐淡了下去。 他走出小院,正好看到吕布一身戎装,手持画戟,如门神一般守在院外。 阳光照在他俊朗的面容和华丽的铠甲上,反射出炫目的光芒。 “奉先。”董卓开口。 “义父。”吕布抱拳行礼,声音沉稳有力。 “天子要封我为尚父,让你我一同入宫受封,你怎么看?” 董卓盯着他的眼睛,想从中看出些什么。 吕布的脸上,露出了恰到好处的喜悦和激动:“恭喜义父!贺喜义父!” “此乃天命所归,人心所向!” “孩儿愿为义父执鞭牵马,共沐皇恩!” 他的眼神,坦荡、真诚,充满了对“义父”的崇拜和喜悦。 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破绽。 董卓心中最后一丝疑虑,也烟消云散了。 他哈哈大笑,重重地拍着吕布的肩膀:“好!好!好!有我儿奉先在,何愁大事不成!” “李儒那厮,就是头发长见识短,多疑误事!” 他当即下令,命人准备受封的朝服冠冕,挑选黄道吉日。 三日后,宜祭祀,宜出行,宜……登基! 第(2/3)页